发展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发展规划 >> 正文
体育教学部“十四五”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2日 08:49    作者:    点击:[]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是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关键期,更是学校进一步强化办学综合实力,建成特色鲜明、全省一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型政法类大学建设目标的关键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体育教学部的“十四五”规划,对于大力发展我校体育事业,稳步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推动全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校《山东政法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现提出我部“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十三五”规划完成情况

(一)主要成绩与经验

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期间的体育公共课的教学工作;建立健全学生体质监测中心,共完成55000余人次的测试、整理、上报工作;教师高学历比例大幅提升,17名教师中有15名具有研究生学历;聘请一名黑带五段柔道教练开设柔道课程;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开发了校园健康跑APP;2020年获得“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普通院校组特等奖;2020年获得全国体育舞蹈公开赛赛(济南站)一等奖。

(二)不足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共开设15门公共体育选项课程,课程设置丰富度欠缺。主要因素是:师资短缺。体育教学部专任教师17名,承担了学院大一、大二年级的全部体育公共课和体育选修课。

2.体育场馆、设施陈旧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3.科研工作相对滞后,科研成果较少。

4.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的学训矛盾依然棘手

二、“十四五”期间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学校下发的《山东政法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文件,体育教学部要抢抓机遇,主动研究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服务新常态,要树立“健康第一”、“以体育人”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科学谋划我校体育教学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不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普及学生体育健康知识、掌握基本的体育锻炼方法和学会一项专项运动技能。

(二)发展目标

贯彻《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总体要求,以体育教学部的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为重点,多种途径引进优秀体育教师,开足开齐体育课;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以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抓手,组建教学、训练团队,提高教师的教学训练能力;以学校体育工作建设为契机,组建教学、管理团队,完善体育教学部体育工作管理机制;以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为突破口,完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队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带动作用,推动师生全面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场地设施的改造为基础,为全校师生的体育活动提供支持,增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牢牢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紧紧抓住体育育人的工作重心,强抓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环境设施改造,打造精品课程,建设教研团队,让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校园体育活动三者有机结合、良性发展,让“以体育人”见实效。让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十四五”体育教学部工作的主要任务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党总支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好各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加快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体育活动参与度。

3、探索体育特色思政课程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

4、布局体育大数据、信息化工作,增强服务学生工作。

5、改造体育场馆设施,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突出场馆教育功能,增厚体育文化氛围。

6、稳步提升体育师资队伍,探索人才引进途径多样化。

7、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部引领,学校各项目体育协会协助机制,办齐办足各项目校级体育竞赛/活动。

8、加强学校各项目训练队建设,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为校增光。

9、完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力争教师体育科学研究能力新的突破。

(四)“十四五”期间完成各项任务的主要措施

体育精品课程建设继续围绕“以体育人”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巩固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完善“体育必修课选项制”的教学体系。紧抓意识形态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体育教学改革当中,全力以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好体育教学部党总支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基层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性活动为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班子成员其实履行好一岗双责。意识形态工作常抓不懈,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坚持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师德师风建设常抓不懈。

2、在巩固“三大球”体育公共课教学实践效果的同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太极扇、柔道、健身气功等)做为我校优势项目的抓手,组建教学、训练团队。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增强体育教学吸引力,打造我部体育精品课程,弘扬中华文明传统文化。

3、努力开发体育选修课程。根据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开发新的体育选修课(拳击、中国舞、流行舞等),丰富学生体育活动需求。

4、进一步探索体育理论课(内堂)可行性,让更多学生了解体育知识、普及人体运动机制,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拓宽学生的日常知识面,同时妥善解决困难学生不适应高强度教学训练的现实.

5、完善体育教学监督体系。为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体育教育教学规律,建立三级教学监督体系,完善体育教学监督体系。使校级督导、部级督导与同行评价、学生评教三者有机结合,及时反馈任课教师,专门问题专门解决,集体讨论共同完善体育教学监督体系。

6、.推进体育科研发展,鼓励专职教师走出去,支持教师深造、参加学术会议、业务研讨会培训会、执法比赛等机会。扩充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凝炼具有本校特色的研究方向,力争获取省级课题。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7、探索体育特色思政课程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高校公共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终点站,关系着学生由学校体育到终身体育至关重要的核心性转变,是实现大学生“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体育学科要守好一段渠,种好公共体育课的“责任田”,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公共体育教学全过程,从而打开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崭新局面。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建设线上教学资源,大力推进混合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等改革,通过PPT、视频、体育比赛等形式,深入阐释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从专业知识点的讲解升华到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能力提升相统一。

8、布局体育信息化工作,增强服务学生工作。为了促使学生“走出宿舍、走向阳光、走向操场”,体育教学部本着面向学生,服务学生的初衷,合理应用信息科技的成果,开展“校园APP健康跑”活动。进一步实现大学生课外健身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智慧化水平。此外,还将会把每年体质测试数据及时整理上传APP,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详细成绩、单项历史成绩和相关评价结果,让学生通过手机方便快捷的对自身身体素质状况有所了解。同时,体育教学部还将在部门网站上以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体育知识、各单项锻炼方法、意外损伤的处理等。统筹线上、线下资源,综合提升服务学生的工作质量。

9、改造体育场馆设施,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突出场馆教育功能,增厚体育文化氛围。

⑴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协同有关部门尽快将茂岭山后山西侧废弃

篮球场改造为网球场,增加校内体育设施丰富度,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同时服务于教学工作,为后续体育教学部增加新的选修课做好基础设施工作。

⑵优化场馆资源,减少商业氛围,让更多场地实现体育文化教育功能,更好发挥场馆效果,增厚场馆的体育文化氛围。

⑶最大限度利用游泳馆。根据游泳馆现有条件,教学利用率较低。通过相关改造,可实现一年四季综合利用,为教学工作新增2000平方场地,使体育教学部调控教学场地余地增加,更好地推行国家规定的小班化教学要求,进一步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10、稳步提升体育师资队伍,探索人才引进途径多样化。按照我部“十三五”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要求,我部以较好完成目标,各体育课细分项目都有专职教师任教,专职教师17人,15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但“十四五”期间,全部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专任教师达到退休年龄,“师资短缺”、“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将会凸显,为更好完成我部“十四五”发展规划,将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⑴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不局限于教师所学专业,积极拓展第二专业,以各教研室活动为平台,全员参加、全员学习,集体备课,交流业务知识,有计划提高教师综合体育技能水平。

⑵积极引进学术带头人和较高专业技能水平的年轻教师,充实体育教学部师资队伍,以教学为依托,推动体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和学术水平,打造能级相适、结构合理的梯队。

⑶采用外聘、客座教授等多种途径,吸引人才。优化体育教学部职称结构,促进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同时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拓宽学生选择面,最大程度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

11、加强学校各项目训练队建设,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为校增光。选拔高水平教练,组建常年训练的体育运动代表队,科学开展课余训练。鼓励学生参加高级别、高水平的体育竞赛,发挥竞技体育引领作用,使高水平运动队成为展示我校的竞技体育水平、学生风貌和办学实力的窗口。

12、充分发挥体育教学部引领,学校各项目体育协会协助机制,办齐办足各项目校级体育竞赛/活动。体育教学部每学期有计划的组织短期项目裁判培训班,组织学生系统学习各项目裁判规则,提高比赛规范性,公正性。体育教学部按年度计划,合理安排各项目比赛时间、场地、器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学校各项目协会积极宣传,让学生踊跃报名,提供人员协助教师做好赛前、赛中、赛后工作,共同办好学校各项目体育赛事,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强学生体质。

13、充分发掘教师专业能力,积极开展群体活动。就广大教职工喜爱的体育项目,利用课余时间,由体育教学部牵头,协同其他部门,联合开展教职工活动。选派专业教师、提供优越场地,服务教职工的体育运动需求。此外,体育教学部拥有优秀的训练场地和器械、更加专业的专职教师,科学严谨的训练体系,可开展中、高考体育项目培训活动。

体育教学部

2021年4月21日

上一条:山东政法学院课堂教学规范

关闭

山东政法学院体育教学部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SDUPSL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邮编: 250014
信息维护:体育教学部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